第一版主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一版主网 > 双城帝冕 > 第四十八章 没有退路可言!

第四十八章 没有退路可言!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其实高桥绍远应该算是一名“智将”了,他亲自带队冲阵并不算错,但在宋军先进的战术面前,就相当的无奈了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@gmail.com 获取最新地址作为主攻的铁炮队,一上来就被一团前出的两个连,利用地形掩护交替射击,打的有些乱了阵脚。对面的宋军枪声虽然零散但极有准头,而且第一批射杀的大多是队长或武士这类的“指挥人员”。

更要命的是,高桥绍远遥遥望去,后续的大队宋军,已经排成整齐的两列横队跟了上来。而铁炮队乒乒乓乓的火绳枪打的虽然热闹,但显然射程不及对方,打了半天也就只打了个寂寞。

眼见己方极为倚重的铁炮,失去了效用,那就只能以骑兵冲刺,利用速度靠上去贴身肉搏了。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武士高超的武艺,将这群依仗火器犀利的“胆小鬼”一一斩杀于马前。

骑马队一发动就是全速狂奔,高桥绍远擎住手中长枪口中“噢噢”大吼,但这些却制止不了身边家臣、侍大将、武士的纷纷坠马。他这边场面搞得很是热闹,但对面的宋军却很平静,极从容的前排单膝点地后排直立举枪,随着一阵阵哨声,有节奏的上弹、射击、退弹,再次上弹,一阵枪响就是一排士卒倒地,这样的间隔只在几吸之间,这让高桥绍远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。

更加可怕的是分配给步兵第一团的迫击炮连,已在横队的身后架起了迫击炮,透过步兵的缝隙观察着倭军骑马队的距离。

这时候的幕府还没有如后世一般,引进良种.马匹。所谓的骑兵坐骑,也就是比驴子大一号的马匹,而坠在骑马队后面的弓组、长柄组为了能够跟上,也“撇”开双腿拼了命的狂奔,无论是马匹还是步卒,虽然身材矮小,但胜在"频率"极快,那画面.....是相当的带感!

这样留给炮连的时间就不多了,刚刚架好迫击炮,对面的倭军连人带马,犹如学校门口放学的学生般,奔跑着了射界。

“腾腾腾”、“嗖嗖嗖”....炮弹带着其特有的音效,砸进了高桥队的队伍中。爆炸不仅杀伤大量的步卒,产生的气浪更是将骑马的武士,一个个的从马上掀飞了起来。

很幸运高桥绍远的身边没有一颗炮弹落下,但也很不幸,随着他的突进,宋军中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同时有三支步枪,将他套在了准星里面。既然五城兵马司都配置了“射雕手”,那么帝国的军队怎么会没有这样的存在呢,不仅有而且还必须是最强的。

作为处于冷兵器想火器过渡的阶段,这个时代的军队将领,还保持着盔甲鲜明的习惯,并将其视为一种荣耀或权威,例如德川家康旗下,被誉为战国第一猛将的本多忠胜。这位老兄打仗时就十分吸引眼球,头上顶着一个巨大的鹿角形头盔,显得十分的嚣张和夸张,估计打不过对手,一个头槌也能将对方扎个“两刀四洞”了。(笔者:看过网上这厮盔甲的照片,想了很久都搞不明白,带上这么个东西,他是怎么保持平衡的,脖子要多硬,才能顶得住啊?)

而高桥绍远虽然没有那么夸张,但一身“白盔白甲”如此的骚包,自然也就进入了宋军神射手们,首批需要“讨取”的范围内了。

此刻已被战场气氛刺激的“物我两忘”的高桥绍远,奔驰间被猛然两股大力,分别撞击在了胸腹,随后人就从马背上倒飞了出去,临死前一个念头飞逝而过:“甲斐的‘赤备’在设乐原,就是这样倒在织田军铁炮队的面前吧”。

随着高桥队的覆灭,第一团在前出连队的引导下,稳步向着大友宗麟的本阵推进着。不是说先锋受挫就彻底打乱了大友军,而是来自松尾岳的炮火让他们进退失据、惊慌失措起来。

有人受“虐”自然就有人“捡漏”,在城东设阵的岛津义久趁着“以打理”炮“完爆”大友军时,从容整理布置好了阵型,向着海兵陆战队第六师二团发起了进攻。

如果说陆军从来都是以攻代守,那么陆战队的战术操典里就没有防守,作为冲滩登陆的第一波部队,不攻上滩头则意味着会被赶下大海,也就无需什么防守了。

于是岛津军也跟他的盟友一样,顶着密集的迫击炮.弹,一支支“备”队轮番发起了“猪突”进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